《“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全力发展“银发经济”,明确了让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健康养生、旅居养老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旅游成为不少老年人丰富退休生活的首选。
为国家AAAA级景区,建于六朝皇宫的遗址之上,以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龙亭大殿为主,由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照壁、朝房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组成。龙亭占地面积 86.6 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 47.3 公顷,公园三面环水,风景秀丽,既有北方宫殿浑厚之气魄,又兼南国园林秀丽之娇美。作为菊花文化节主会场之一,每年全市菊花评比中获奖的精品菊花都会在这里展出,这里还拥有全市乃至全省最多的菊花造型,吉尼斯纪录最长菊龙便是诞生于此。
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杨继业的府邸,占地面积近百亩,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是一处集湖光山色,历史背景和文化和宋代建筑群于一体的大型私家园林。天波杨府由东、中、西三个院落组成。天波杨府以杨家将文化为主题,菊花文化节期间举办杨家将文化月,每年菊花文化节期间,色彩斑斓的菊花,将景区装扮得格外精致,散发着醉人的花香。
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西部,由退休老干部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于1985年创建的。中国翰园是一座融书画碑刻艺术与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诗书画印精华之大成,将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大型文化艺术园林。它占地120亩,刻碑4000多块,分设十大碑廊走进碑廊。漫步其间,品评观赏,是美的享受与文化的熏陶。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名观,也堪称为中原第一道观。它是为了纪念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王喆,即《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的师傅——王重阳而修建的。延庆观的前身为重阳观、大朝元万寿宫,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更名为延庆观,一直沿用至今。
位于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年),后经五代、宋、金、元、明,至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黄河泛滥后的泥沙淤埋。州桥历经了千余年的沧桑,见证了北宋东京城国际大都会的繁华、罹受了宋金战争的疮痍、沉寂于明代洪水的淤没,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心,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十大汉传佛教名寺之一。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距今1460多年的历史。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数千人,是全国佛教中心。2002年7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2008年6月《大相国寺梵乐》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业内人士誉为“全球第一皇家佛乐”。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上巨资修建而成,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会馆占地5.8亩,建筑面积1882.51㎡。现存建筑为旧馆关帝庙部分,会馆的建筑,布局严谨,建造考究,装饰华丽;丹青彩画,七色纷呈,金碧辉煌;木、石、砖雕艺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堪称“三绝”。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长14.4公里,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好,长度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在2014年,开封古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名录。开封城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军事防御、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是按照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1:1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背景和文化主题公园。自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清明上河园从始至终坚持以“再现千年历史画卷,建设国家精品景区”为发展方针,通过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宋文化内涵、独特的古代娱乐体验、持续创新的精品演艺、全业态休闲度假模式、全新的文旅融合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引领着中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清明上河园全方面提升的夜游清园项目已成为其运营的新亮点,成为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也深受游客喜爱,夜游清明上河园,好吃好看又好玩。
是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国内外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包公纪念场馆。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旅游区。包公祠占地一万平方米,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新雅致,与位于包公湖东部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北宋时为天下首府,又称天府南衙。宋太宗、真宗、钦宗三位皇帝登基前均曾执政本府。包拯、欧阳修、范仲淹、寇准、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曾先后在此任职,他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治京有方,弘扬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造就了以“清廉刚毅、除暴安良”“宽严相济”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使开封府名扬四海,永垂青史。
是古都开封众多的夜市之一,位于包公祠附近的丁角街,也称丁角街夜市。每天下午五点左右,西司夜市就开始热闹起来,各种小吃的旗幡飘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西司夜市集中了开封各种特色小吃,味道独特且价格合理。其中黄焖鱼、杏仁茶、麻辣羊蹄、炒凉粉加烧饼、红薯泥极具特色。
是开封的夜市历史悠远长久,最为著名的夜市。北宋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开封夜市小吃的品种繁多,味道各异,有老开封人喜欢的黄焖鱼、灌汤包子、羊肉炕馍、麻辣羊蹄、炒凉粉,也有年轻人喜爱的杏仁茶、八宝粥、冰糖红梨、花生糕等。
全长620米,宽18米,北起东西大街;南至鼓楼广场,东西走向的徐府街、河道街从中部穿越,将其划分为北书店街与南书店街。白天书店街是宁静的步行街,晚上却摇身一变成为热闹的夜市。书店街是开封古城历史风貌的典型街道,也是唯一一条不进行大拆大建的历史老街。书店街是开封较好保持历史风貌的街道,它与相连的鼓楼街、马道街、寺后街共同构成了繁华热闹的古城中心。
位于郑汴洛“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上的中国四大古镇之一的朱仙镇,景区总规划面积5300亩,目前开放面积8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一座展现朱仙镇厚重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主题景区。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作为中原水乡、北方古镇的特色文化旅游综合体,使中原大地增添了水的灵动,为游客带来“北方碧水南国亭,悠然步入画卷中。
明确了“一轴、一带、两线、三片区、十五个景观节点”的规划结构,东起柳园口险工,西至黑岗口险工,向南沿西干渠连通黑岗口调蓄水库,全长约21公里,成为母亲河畔的“绿色飘带”。
位于开封市龙亭区柳园口乡北部,紧邻省道 S312,距离开封市区 9 公里,距离连霍高速 9.1 公里,南靠黄河大堤,东距开柳公路不到 1 公里,交通便利、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柳园口湿地公园休闲观光园区以黄河文化为依托,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历史背景和文化为纽带、以黄河旅游为特色,打造沿黄旅游的示范点。
位于兰考西北部的东坝头乡,这里是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历史上黄河多次在黄河湾决口,在黄河大堤内形成了多处沙丘沙岗、滩涂湿地、岛屿沙湾……现已建成风景区,修建有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是一片片绿洲,沙丘树林、沙丘果园随处可见。
李苌庄社区葡萄种植已近30年,面积约有700亩左右,葡萄品种有京亚、早夏、等10余种。大董庄社区、宴台河社区传统种植菜区,种植西红柿、牛奶西瓜。目前建成种植“智慧”大棚9个。宴台河油葵,即油用向日葵,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油料作物,种植培养面积600余亩。十里铺社区以种植色列小黄瓜为主,深受群众喜爱。
位于杏花营街道百合社区。该生态园创建于2014年,投入资金300万元,占地50亩,种植主要以草莓、蒜苗、芹菜为主,夏季另有西瓜采摘。目前,有大棚10个,种植草莓2亩,蒜苗2亩,芹菜10亩,西瓜15亩。园内春秋季节温度适宜,采用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棚内水果、蔬菜均为全天然无公害。园内还设有假山、水系、凉亭等。
行程路线:程庄村豫东革命文化教育创作基地——虎背岗村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红色研学课程参观体验——种植采摘农耕体验——路标打卡拍照——乡村民宿
线路简介:依托高阳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人和古迹遗存以及民间传说,在镇周边几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开展乡土乡情、自然科普、历史背景和文化等为主的乡村一日游。其主要景点为世界上唯一的一棵稀有树种狗脊骨树;人文和自然景观“高阳晚渡”;集名人古墓和宗祠为一体的汉风丽苑。
陈庄村农业科学技术观光示范园共申请注册了1个绿色认证;2个专业合作社;3个注册商标。2019年陈庄村“康宏达”番茄荣获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荣誉,其中“五彩小番茄”口感广受大家好评。田美陈庄健身步道长度约2500米,连接农业科学技术观光示范园和村内游园小广场,村内有餐厅供游客就餐休息。特色美食有铁锅炖大鹅、野菜炒鸡蛋、蒸菜馍等。